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(一)少年郎君 (第2/3页)
稳些,眼里的亮光收敛了许多。 走到廊下,早有守在门口的丫鬟瞧见了她,笑着朝里头轻声通传:“老夫人,风儿哥来了。” 柳庭风深吸一口气,“嗯,祖母可是歇息了?” 丫鬟水荷抿嘴一笑,轻声细语地回话:“回风儿哥,老夫人刚喝了药,正醒着呢,就等着您过来说话解闷。” 帘子打起,屋内比外头阴凉许多,带着一股淡淡的、挥之不去的药香和老年人屋里特有的沉静气息。柳庭风抬脚跨了进去,目光第一时间就投向窗边的软榻。 柳林氏靠在床榻上,精神瞧着比往日略好些,见柳庭风进来,那双略显浑浊的眼睛里便透出慈和的光彩来。她微微抬起有些干瘦的手,慈爱地摸了摸柳庭风凑过来的脑袋,声音带着病后的虚弱,却满是关切: “我的风哥儿跑哪里野去了?瞧这一头一脸的汗,仔细着了风。” 她的手掌温暖而干燥,轻柔的抚摸带着无限的怜爱。 她自是心疼这孩子。指尖传来的发丝还带着潮意,触手温热,显是刚停了奔跑没多久。柳林氏的目光细细描摹过柳庭风的眉眼,看她鼻尖沁出的细小汗珠,看她因喘息未定而微微起伏的肩头,心头便软成了一汪水。这孩子,自小没了娘,如今又失了父亲兄长,偏偏还得扛起这不该她扛的重担,扮作男儿身,在这深宅大院乃至整个家族面前强撑着门面。想到此处,柳林氏眼底的怜惜更盛,几乎要溢出眼眶。 边匈铁骑来犯,烽火连天,她那骁勇善战的儿子柳朝天,她那引以为傲的嫡孙柳庭铭,相继战死沙场的噩耗。昔日熙攘热闹、儿孙绕膝的将军府,转眼间只剩下这偌大却空寂的庭院,一个年轻守寡的孙媳,和一个被迫担起重任的小孙女。 匆匆过去数载,时光飞逝,曾今年画娃娃般粉雕玉琢的小孩童,已抽条拔节,长成了清俊挺拔的“少年”。 光阴足以改变许多。昔日需要踮着脚才能让祖母摸到头顶的柳庭风,如今身量已高出榻上的祖母许多,需得微微躬身才能将额发凑到老人掌心。那几分孩童的憨态仍会不经意流露。 廊下的海棠花开了又谢,谢了又开,庭院深深,依旧安静得能听见风吹过竹叶的沙沙声。只是这寂静里,少了些往日的悲怆,多了些时光流逝带来的淡然与习惯性的寂寥。 柳林氏的手依旧慈爱地抚过她的头顶,触手的不再是细软胎发,而是束得整齐的发髻和质地上乘的发带。她看着眼前这已然有了大人模样的“风哥儿”,恍惚间似乎能看到儿子和嫡孙的影子,心中百感交集,那心疼便又添了几分复杂的滋味。 “如今你也能独当一面了,” 她声音苍老,带着欣慰,也带着无尽酸楚,“只是苦了你……” 话未说尽,化作一声悠长的叹息,消散在带着药香的空气里。 “祖母,孙儿不苦,” 柳庭风的声音清朗,却带着一丝这个年纪少有的沉毅。她脊背挺得笔直,目光灼灼,“孙儿必当勤学文武,他日亲赴边关,为父亲和哥哥报仇雪恨!终有一日,定要让我大华的铁骑踏遍边匈王庭,扬我国威,以告慰父兄在天之灵!” 她的语气斩钉截铁,在这充满药香和暮气的房间里,显得格外铿锵有力,仿佛能穿透沉重的过往,劈开一丝未来的光亮。 柳林氏听着这番掷地有声的誓言,看着她眼中那酷似其父其兄的坚毅光芒,心头猛地一热,又是骄傲又是心痛,复杂的情感翻涌而上,竟一时哽住,只紧紧回握住柳庭风的手,眼中泪光闪烁,喃喃道:“好…好…我柳家儿郎,终是有志气的…” 她也怕这柳家唯一的血脉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