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097 手制苦甘饯 唇分洋菓香 (第1/3页)
097 手制苦甘饯 唇分洋菓香
民国二十一年,农历壬申年的尾巴,腊月二十三,祭灶的日子,往年什锦花园早已忙碌起来,准备糖瓜、糕点,空气中会弥漫着甜腻的香气和节日的暖意。然而今年,偌大的府邸却笼罩在一片沉重的寂静里,仿佛连呼啸的北风都刻意放轻了脚步。父亲的骤然离世,像一场突如其来的寒潮,冻结了这座宅院所有的欢声笑语,只留下无边的悲恸和空寂。 按照旧俗,热孝期内不庆生辰,但这一天,对吴灼和吴道时而言,终究是特殊的——这是他们失去父亲后的第一个生日。 疏影轩内,炭火烧得并不旺,室内有些清冷。吴灼穿着一身素净的月白色棉袍,未施粉黛,脸色有些苍白,更显得眼眸漆黑沉静。她坐在临窗的书桌前,面前摊开的却不是书本,而是一个小小的白瓷碟,里面盛着几十颗她亲手熬制、晾晒的“苦尽甘来”小金桔蜜饯。金桔选的是品相最好的,去核后先用盐水焯过去除涩味,再以慢火细细熬煮,投入大量的冰糖和少许甘草,最后收干糖汁,使每一颗都裹着晶莹透亮的糖霜,色泽金黄诱人。制作过程繁琐,需要极大的耐心,而这耐心,恰是她这几日用来对抗内心空洞与哀伤的方式。每一道工序,都仿佛是一种无声的祭奠和祈愿——愿人生如这蜜饯,先苦后甜。 她小心地将蜜饯装入一个干净朴素的青瓷小罐中,用红纸封口,系上一根细细的麻线——孝期之中,一切从简,连这象征吉庆的红色,也因心境而显得格外克制。这罐蜜饯,是她能为兄长准备的、唯一能表达心意的礼物。没有昂贵的价值,却饱含着她熬过漫漫长夜的辛劳与祈愿。 与此同时,砺锋堂的书房内,吴道时负手立于窗前,望着庭院中枯枝上积的残雪。他同样一身玄色长衫,身形挺拔依旧,眉宇间却锁着更深沉的郁色和疲惫。父亲的离去,不仅意味着至亲的丧失,更意味着家族重担和未竟事业骤然压上肩头。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孤寂与压力。桌上,放着一盒他昨日特意让陈旻去东交民巷一家洋行买来的进口巧克力。长方形的铁盒,印着繁复的西洋花纹,里面是一排排用锡纸包裹的、方方正正的黑色糖块。他素不喜甜食,觉得腻味软弱,但此刻,他却觉得需要一点不一样的东西,一点能打破这死寂、带来一丝陌生暖意的东西,或许能……抚慰一下那个和他一样承受着巨痛、却比他更需保护的meimei。这巧克力,于他而言,更像是一种象征,象征着他试图为她撑起的一片新的、或许带着苦涩却也有别样滋味的世界。 吴灼捧着那个小小的青瓷罐,穿过连接疏影轩与砺锋堂的、积雪清扫后仍显湿滑的抄手游廊。寒风刺骨,她不由得紧了紧衣襟。砺锋堂的书房点着灯,昏黄的光线从窗棂透出,在寒冷的夜色中显得有几分暖意,却也格外孤清。 她轻轻叩门。 “进来。”是吴道时低沉的声音,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。 吴灼推门而入。书房里炭火比疏影轩稍旺,但空气依旧清冷。吴道时没有坐在书桌后,而是站在书架前,似乎刚才正在翻阅什么文件。见她进来,他转过身,目光落在她手中那个与这书房冷硬格调格格不入的青瓷小罐上。 “哥哥,”吴灼走到他面前,将小罐递上,声音轻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