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096 狂刃诛魍魉 冷语藏机锋 (第2/4页)
罪啊!” 他抬起头,脸上堆满忧虑:“那吴道时,绝非等闲之辈!他是军统的魔头,戴雨农手下的悍将!此人年纪虽轻,但心狠手辣,行事果决,且深得南京信任,在华北根基深厚。他手下掌控着庞大的特务网络,明的暗的手段层出不穷。昨日之事,虽看似鲁莽,实则……恐怕是他精心算计后的立威之举!” 王克敏凑近一步,压低声音,仿佛怕隔墙有耳:“阁下,如今华北自治正在关键时期,诸多事宜还需稳步推进。若此时与吴道时公开决裂,无异于逼虎跳墙。他若狗急跳墙,动用其潜伏力量,在北平城内制造混乱、暗杀要员,后果不堪设想啊!届时,不仅帝国在华北的布局受挫,就是各位阁下和我们的安全,也难有保障!” 他看了一眼酒井隆,见对方若有所思,便继续加码:“况且,正如参谋长阁下所虑,吴道时给出的借口十分刁钻。我们若强行指认,无确凿证据,反而落人口实。依卑职浅见,此事……此事只能暂且记下,暗中搜集证据,从长计议。当务之急,是稳住局势,维持表面和平,待时机成熟,再以雷霆万钧之势,将其连同军统势力连根拔除,方为上策!” 王揖唐也在一旁帮腔:“是啊,司令官阁下,小不忍则乱大谋。吴道时此举,意在挑衅,逼我们出手。我们若反应过激,正中其下怀。不如外松内紧,徐徐图之。” 田代皖一郎脸色变幻不定,胸中怒火难平,但王克敏等人的话,以及酒井隆之前的分析,像一盆冷水,浇熄了他一部分冲动。他深知华北局势的复杂性,也明白暂时隐忍的必要性。帝国的大业,不能因一时意气而受损。 最终,在经过激烈的内部争吵和权衡后,日方高层强压下了立即进行公开军事报复的冲动。他们对外的口径统一为“松室机关长突发急病,正在治疗”,暗地里则加紧了对吴道时和军统北平站的监视与渗透,并将这笔血债牢牢刻在了心中的复仇名单上。 然而,表面的平静之下,暗流更加汹涌。吴道时这石破天惊的一刀,虽然暂时斩退了日方明面上的咄咄逼人,但也彻底暴露了他的强硬立场和强悍手段,将自己和整个吴家,乃至北平的抗战力量,都推向了更加凶险莫测的漩涡中心。日本人暂时的退让,并非畏惧,而是为了更精准、更致命的报复蓄力。北平的空气中,火药味愈发浓重,一场更大、更残酷的暗战风暴,正在悄然酝酿。 ****** 松室孝良被断臂事件后的第三天,北平的天空阴沉得如同浸透了墨汁的棉絮,铅灰色的云层低低压在紫禁城的飞檐之上。 砺锋堂书房内,却异样地维持着一种近乎凝滞的平静,仿佛窗外酝酿的雷霆风暴与这方寸之地全然无关。唯有壁炉内偶尔爆开的炭火轻微噼啪声,才划破这片刻意维持的沉寂。 吴道时端坐在宽大的紫檀木书案后,批阅着卷宗。目光沉静如水,落在纸面上的字迹时,专注而冰冷。那日什锦花园内溅起的血光,似乎未曾在他心底惊起半分涟漪,至少,从他此刻波澜不惊的脸上,窥不见丝毫痕迹。他握笔的手指稳定有力,笔尖在纸上划过,发出均匀的沙沙声。 一阵极轻的叩门声响起,打破了室内的宁静。陈旻推门而入,步履无声,低声道:“处座,顾兰因先生来访,言有要事相商。”他略一停顿,声音压得更低,“是从后花园角门悄悄进来的,十分谨慎。” 吴道时握笔的手几不可察地微微一顿,笔尖在纸上留下一个略深的墨点。他抬眸,眼中闪过一丝极快敛去的讶异,随即恢复成一潭深水。“请她到西边的小客厅。”他平静地放下笔,站起身,动作间带着一种惯有的、不容置疑的从容。 西边小客厅内光线晦暗,豆青色纱罩的壁灯在厚重的地毯上投下一圈昏黄的光晕。顾兰因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