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十四篇 回首 (第7/10页)
br> 最后是一个信封,兰姨不说话了,眼睛看向玉城。 玉城懒洋洋地说:“我的礼金。。。喜酒也没喝上一口。。。真是亏大了。。。” 三雄接过来一看,足足一千两的银票!愣了一下,也笑不出来了。。。 兰姨赶紧打圆场道:“拿着吧!平时我们一家子都靠你照顾,就跟我们的亲儿子一样。。。他这做大哥的。。。不算多。。。” 玉城阴阳怪气地说道:“还好只是娶了两个。。。再是要多娶几个。。。只怕我都随不起了。。。” 三雄嘿嘿一笑,心里清楚——玉城越是这么说,就越说明气已经消了,嘴上说道:“谢谢姨!谢谢叔儿!” “你怎么不谢我?” 三雄还是嘿嘿一笑:“等初一的时候,我带你两个弟妹一起过来谢你!” 还没等玉城开口,兰姨先是制止住了:“千万别!大冷天儿的,她们两个又都有着身子,不方便。。。以后有的是机会。。。” 玉城哼了一声,表示同意。 三雄便不笑也不说话了,继续大口吃饭。 玉城开始说正经事儿了:“今日正好你们都在,我安排一下——现如今咱们手头都宽裕了,那些东西呢光是看着好看,但终归放着也没什么用,不如一点一点的都卖了换成银子。。。但切记不可太招摇哦!免得被歹人惦记上了。。。换了银子之后,一半放在钱庄里吃利钱,另一半都投出去,买庄子、买地、买宅子!而且要买就买最好的。。。铺子的事你们不懂,就别沾。。。” 马金阳和三雄都不懂这些, 两人就都看向兰姨。 兰姨点了点头,说:“我知道。。。你放心。。。” 玉城点了点头:“这样我在京城也就能放心了!大概初八初十的样子,我就要回京城了。。。我在京城里有个大宅子,足够你们所有人住的。。。等开春儿了,我想你们还是过来跟我一起住,一家人嘛。。。我也放心点。。。” 这回是三雄和兰姨都看向了马金阳。 马金阳不置可否,只是嗯了一声。 玉城知道他们各自有着自己的打算和掣肘,也不好强迫,就说:“你们自己看吧。。。想来就来。。。想留在西安城享清福也行。。。” 第七十一章 大年初一。大晴。 玉城本想着继续睡到日上三竿,没成想,从寅时起,各家主妇准备祭品时放的"醒神炮",到辰时各家祭祖前的"敬天炮",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此起彼伏,就没断过。就连欢哥儿也都睡不住了,连拉带拽地非让玉城起床,陪着把除夕夜剩下的鞭炮烟花都消灭掉。 玉城百般不情愿地梳洗了,穿上大红的牡丹织金锦袍,披上了白狐大氅,随着欢哥儿来到了东大街——满城炮响如雷,硝烟笼罩四门谯楼。来往的行人在遍地粉碎的红纸屑中穿行,靴底沾满火药味的碎雪。 震耳欲聋之后,便有丫鬟来叫,说是早饭齐备了! 寓意着“福寿绵长”的臊子面、象征着“年年高升”的黄米年糕、取“迎新祛邪”之意的五辛蔬菜拼盘,还有欢哥儿最爱的羊rou胡萝卜馅的角子和马金阳最爱的酸菜豆腐馅角子,兰姨自己最爱吃的则是黄米枣泥馅蒸糕,满满登登、红红火火地摆了一桌。 要说这些东西也都不值钱,却是玉城在京城中最思念的家乡味儿!即便京中的陕西馆子不少,但怎么也做不出来家的味道。 正吃着饭,三雄来拜年了!怕玉城嫌弃,前两日赶车送货时的粗布棉袄早已换下,今日的三雄立在晨光里,竟似换了个人—— 一袭大红的斗篷被北风鼓荡而起,宛如一团烈火突然在严寒里炸开。细看这斗篷的料子,虽非官造的云锦,却是上好的苏州来的八达晕锦,朱红底子上浮着暗八仙纹,料子密实得能托住雪花。里子用的松江三梭布,絮了一层辽东来的"天鹅肚"棉,轻暖如揽云入怀。斗篷上的金线暗纹在阳光下忽隐忽现——那是百鸟朝凤的图样。 斗篷裁剪得极妙,肩线顺着挺拔的身形溜下去,在腰际略一收紧,又豁然展开。下摆裁成八幅,行动时如红浪翻涌,却因内衬的粗麻增加了垂坠感,不显轻浮。带风帽的样式本是关外胡风,但三雄系紧了颌下的青布绳结,倒显出几分长安少年郎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