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我在八零当电工 第55节  (第3/3页)
无心睡眠。    *    当晚回去后,叶秋莹就来了大姨妈。    脚伤和痛经的双重攻击下,沈珩的事早就被她抛之脑后,哪怕她再想工作,也不得不停下来休息。    余下的三天假期,几乎都是宅在家里度过。    其间沈珩大概是工作忙,倒是没有再见到他。    三天之后,假期结束。    她整个人才刚缓过劲,伤筋动骨一百天,脚中度扭伤,一个星期的休养时间显然不够,估摸得十天半个月才能下地。    可惜假期已经结束,她还得回机械厂上班。    值得一提的是,办厂资金设备补贴已经下来,相关注册资料也已经备案——福星电器厂终于尘埃落定。    可惜在租金和装修方面,资金已用去大半。    制造电器的设备,他们显然买不起。    不管是制造零配件,还是研发芯片,精密的设备仪器,都不是小厂能够承担的。    关键一口气也吃不成胖子,各种条件下不宜太露锋芒,过刚易折。所以福星电器厂还是以组装加工为主,继续与之前的机械生产商合作。    组装设备投入的金额相对较少,车床、焊接组装工作台、测试仪、检修设备等等。    当然,这些东西买下来也不便宜。    一条流水线几台机器少说也要一两千,三条流水线起码得凑个五千块钱,好在还有资金设备补贴,维修店再凑两个月还是能买得起。    至于进口机器,三人没打算买。    虽然能大大减少人工,提高生产效率高,可投资成本太贵了,还不如多请几个工人,增加就业岗位的同时,还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。    技术不发达的年代,大多如此。    劳动密集型产业,前期吃的是人口福利,用廉价的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益,随着经济技术发展,各行各业也渐渐被机械代替。    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。    口袋虽然紧巴,但好在一切顺利,后续只要稳打稳扎,甚至短短一两个月就能赚回本钱。    周科和丽丽已经和各家机械生产商谈妥,交付定金,等机器设备生产出来,工厂也基本装修完毕。    建厂的事,都是周科和丽丽在cao持。    周科隔三差五要去工厂监工,顺带帮她照看房子。    她现在能参与的地方不多,等工厂开机上线之后,技术类才是她的问题。    叶秋莹大部分时间,都沉浸在组装电器上。    现在的维修店,基本已经不接修理的工作。    去年年末,县城内各家维修店已步入正轨,随着第一批吃到红利的人出现,后面的人只会多不会少。    今年城里陆续多了不少修理店,不仅如此租不起门面,骑着自行车到处揽活的修理工也渐渐多了起来,热情洋溢且手艺基本过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