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我在八零当电工 第48节  (第3/3页)
,申请购买设备的资金,已是达到了几十万,技术发展确实不容易。    无奈现阶段很多设备,都还需要进口,几十万能买下来已经算是不错。    而且新能源电气化才刚起步,要走的弯路还不少。    申请零件和设备的事,就尽数交给看沈珩,图纸数据则交给组内成员,打样和制造模具全靠他们了。    当然中检、末检,她得继续全程跟进。    叶秋莹已经尽量放慢速度,控制进度,光是手稿她就弄了好几版,各类型带电机也没有一股脑交出去,一个个慢慢来。    不然进展太快,实在有些惊骇世俗。    搞不好,看她研发电机弄得不错,让她去研发蓄电池。    那她可真的做不来!    术业有专攻,后世技术较为成熟的电机,制造起来自然快。    等驱动电机做出来,还要交上去。    后续配合车架和专用电池,按照结构图组装到车里,一辆成品电动汽车完工后,最后还需进行检车测试。    不过电动汽车以现在的电池技术,根本无法面向大众生产。    除了不成熟的技术,说来说去还是电池的原因。    当然也可以采取混合动力,只不过等技术成熟商业化,已经是九十年代末。    说起蓄电池,沈珩之前帮她申请的小电池终于到位。    原本预计2月底能到,结果足足等到3月初,不过拿到小电瓶那一刻,叶秋莹真心激动起来。    她终于有了自己的小电动,可以骑着上班!    只要她不跑远,县城内基本没问题,再也不发愁了打不到车,要徒步走老远的路。    当然,她这次申请了两个蓄电池。    一个留给丽丽和周科,这段时间,她也为夫妻二人准备了小电动车,方便两人来回工作。    不然每天从郊区赶过来,实在是有些不方便。    电动车虽然不能大规模生产,但给自家人做上几辆不吃亏。    *    日子一转,一个月后。    三月中旬,老宅终于装修完毕。    三月丰源县,到处都是春天的气息,沿路的花草树木已冒出嫩芽,生生不息。    她趁着周末,赶去验收房子。    因为有设计图的缘故,她甚至连细节都画了出来,工匠们根据图纸翻修,装修后的模样,完全符合她的预想。    不得不说,花了大价钱翻新出来的老宅,效果很是不错。    简约大气,经久耐看。    空无一人的中式复古宅院,带着宁静典雅的气息,过阵子她再预定一些盆栽摆在庭院里,水井旁再搭个葡萄架子。    夏天一到既能乘凉,还能吃上新鲜的葡萄。    想罢,叶秋莹心思,已经全部放在改造房屋上面。    叶秋莹后续两三天,几乎都待在老宅,安装电路。    要不是又赶上大姨妈,身体不舒服,她还想继续待在老宅安装电表、插座等一系列电气化的东西。